查看原文
其他

池瑞林:追忆我的曾祖父——池庄(莊)

池氏网 池氏网 2019-08-14
推荐阅读:池氏文化精粹辑要

池氏网推荐语:


在一个月前池氏网公众号发布宗亲池晓兰:肝胆相照 嘉风长存——父亲池庄爱国、革命的一生一文中,我们隆重做了如下推荐:


让我们先做一道算术题:


1950-1879=71,没错,就是71。这是我们尊敬的宗长池庄71岁古稀年龄,接到三张毛主席周总理签发的任命状!这应该是新中国地方官吏年龄创记录的一个任命。


一个前清的秀才、举人、进士,到民国时期山西大学的新式学生,到为山西争矿权,然后,投身山西教育,不仅在大学任教,还创办新式中学,教书育人,教育更多的学生走向抗战、奔向革命……


我不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人事任免制度,但,我知道彼时社会处于新旧交替、剧烈动荡之际,新中国百废待兴,每一个人事的任免都事关新中国的未来!


敬爱的毛主席、周总理亲自任命一个古稀老人参政议政、主持一省教育工作,其意义不可谓不深远!


宗亲池晓兰的文章为我解答了这一疑惑!


池庄1879-1957),新中国成立初的1950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周恩来签署任命状,任命池庄为“山西省人民政府委员”、“教育厅厅长”、“省政治经济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常委”等职;


同时,池庄也是池氏当代史上最著名的池必卿宗长之叔父,出生于山西平定上庄村,曾中过清代进士;作为一个旧中国的知识分子,无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一直致力于革命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无党派人士,积极参政议政。为山西省新中国教育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一个月后的7月23日凌晨4点,宗亲池瑞林,发来了她写下的纪念曾祖父池庄的文章,为此特别编发出来!


另外,关于文中全是“池莊”,我们予以保留,因为按照目前规范的汉字用法,“”应该为“”,但,为了保持古韵,为了永久的纪念,我们特别不做替换修改!


上庄古柏


追忆我的曾祖父——池庄(莊)


文:池瑞林


题记:经典的伟大不仅在于它本身,还在于长期地不断地被解释。——罗振宇


每当我翻开曾祖父池莊在山西省的公祭大会照片时,不由得泪流满面。


当时池必卿(本名池长胜)爷爷等省领导同志,我爷爷池长禄和我二叔池涵都怀着沉痛的心情亲临现场。


看着曾祖父的灵车在山西省政协门口开启的照片时,我下意识地念叨道:一个人,一条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但是!回想过去,生前的曾祖父肩负重任的爱国主义思想永存于世,告诫我们池氏后人永远心怀大任不可懈。



我的曾祖父池莊生于1879年,卒于1957年。


一生经历了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一生刚正不阿,做事踏实严谨,具有爱国主义热情和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终生的坚定信念。



翻开儿时的记忆,住在池氏祖宅里的后辈们只是经常听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提到曾祖父池莊的名字,要我们凡事严格要求自己,好好读书。我甚至在写稿前莫名其妙地每天半夜起床想一些曾祖父的事迹,直到天明。



三月天的曾祖父家院子里被飘出的浓郁牡丹花香味包围,满枝皲裂的褐色老杆百年来始终努力地向上托着绿叶和硕大的花朵。


老旧的花池里装载着几百年来的芬芳,花意正浓。那裂皮的褐色老杆和老旧的花池土壤难道不正像我曾祖父的满腔爱国热忱吗?



来到我们上庄村的武圣庙前,我不由得想起老姑池晓兰的叙述:抗战八年期间,曾祖父池莊携带家眷从山西大学回到老家平定上庄村。


他脱下了长衫,留起了胡子,拿起了旱烟袋,过上了农耕生活;同时还不忘在村里的武圣庙里办起学堂,宣传抗日思想,教书育人,不顾个人之安危,成为抗日战争中不可磨灭的骨干力量。


这都是我们后人敬仰的举动。



我在上庄村的上嘉山顶峰有缘看到了一株红艳艳的山丹丹花开了,鲜红的花瓣迸发出自己仅有的力量向外反卷。我耳畔仿佛伴随着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旋律在整个山间回荡,胜利的喜悦写在脸上。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有幸看到了成群的鸽子从笼中放飞于天地间。这份展翅翱翔在蓝天的心境,这份壮志凌云的气势,犹如曾祖父对教育事业的豪迈情怀。



还有上庄村上嘉山顶随处可见的大石头和小石子的镶嵌。山顶上山丹丹花盛开,鸽子飞翔,石头间的嵌入,看似微不足道的奇遇照片,在我的眼里恰如曾祖父生前的音容笑貌和铭刻在心里的一片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不朽的爱国情怀。



山顶上夏日的晚霞映红了天边,令人心醉。它所折射出的是:自然界中黄昏意境的玄妙。



当看到这漫无边际的晚霞越来越红时,我不由得联想到曾祖父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的1950年,在自己71岁的古稀年龄时,竟然接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亲笔委任状,任命他为山西省教育厅厅长!


他那激动的心情可以想见;而我也浮想联翩:正如曹操《龟虽寿》这首诗歌中的文字一般辉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池莊和他的孙女池爱华


曾祖父池莊在有生之年,一心一意,勇挑重任,勤奋好学,廉洁勤政,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标兵;他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池莊夫人窦氏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不管人在哪里,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曾祖父池莊唯一的愿望是:魂归故里。



壬午年阴历十月初一(2002年11月5日),老姑池晓兰和老姑父侯英槐,怀里抱着曾祖父池莊的骨灰盒,从太原回到老家平定上庄村。将骨灰和夫人窦氏合葬在池氏祖坟,长眠于生养他的故土


我深深地为曾祖父光辉的一生所感染,励志打造自己成为一个努力上进的人。


2018年7月23日凌晨





作者池瑞林近照


编后语:


作者池瑞林是一个令我佩服的女性宗亲,热衷家族事务;从她给《池氏网》的投稿可以看出,基本上她是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从平定县城回到上庄村,关注着家乡一草一木的变化!


更难能可贵的是,尽管只有初中毕业的学历,但,她一直坚持学习,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对家中长辈的思念之情!还有长长短短的抒情散文!这也是值得我们池氏大家族中很多男性高学历宗亲学习的地方。


文字,记录下来,就是历史;千年以后,它仍然是有温度!


隆重推荐:

五月的鲜花正盛开!堂爷爷池必卿故居平定上庄村探访小记!



宗亲投稿

微信热线:hackchi;263656393

邮箱:hackchi@qq.com;263656393@qq.com

有一种爱叫做关注

池氏名人&池氏文化名人!(存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